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诗句 > 正文

关于形容义之所在的诗句合集(通用) 形容职责所在

2023-10-04 来源:互联网 【 字体:

关于形容义之所在的诗句合集(通用) 形容职责所在

1.义之所在身虽死无憾悔是关于什么的诗句

义之所在,身虽死无憾悔。--《战国策》

蔡泽见逐于赵

作者:刘向

应侯知蔡泽之欲困己以说,复曰:“何为不可?夫公孙鞅事孝公,极身毋二,尽公不还私,信赏罚以致治,竭智能,示请素,蒙怨咎,欺旧交,虏魏公子,卒为秦禽将,破敌军,攘地千里。吴起事悼王,使死不害公,谗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义不图毁誉,必有伯主强国,不辞祸凶。大夫种事越王,主离困辱,悉忠而不解,主虽亡绝,尽能而不离,多功而不矜,贵富不骄怠。若此三子者,义之至,忠之节也。故君子杀身以成名,义之所在。身虽死,无憾悔,何为不可哉?”

2.描述义字的诗句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bai——曹植

后来人不知,焉能会此义。—du—拾得

知人得数士,重义忘千金。——苏轼

行来北凉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李白

重义轻生怀一顾,东伐西征凡zhi几度。——骆宾王

德义不孤朋友乐,田园粗了儿孙计。——段克dao己

仁义不思垂教化,背恩亡德岂儒为。——周昙回

谓言大义不小义,取易卷席如探囊。——杜牧

谁言铁衣冷彻骨,感义怀答恩如挟纩。——陆游

3.形容道义的诗句

君子谋道不谋富。

唐·柳宗元《吏商》。君子:道德高尚的人。道:指合于道义的善事。本句大意是:君子致力于谋求道义而不致力于谋求财富。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君子”就不应该追求自身合理的利益,而是强调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不能利欲薰心,不择手段,损人利己。本名句可供阐述人活在世上,应不断地追求自身道德品质的完善,而不应终日汲汲于富贵利禄,也可供赞美那些修身洁行、不谋求个人私利的人。

唐朝文学家 柳宗元 《吏商》

义人在上,天下必治。 道义名言

战国·墨子《墨子·非命上》有道义的人在上位,天下一定能太平安定。说明在上位的国君应实行“义政”,所作所为要符合“道义”,这样国家才能安定。义人:主持道义的人。

墨翟,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 墨子 《墨子·非命上》

4.关于仁义的诗句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

《荀子》:“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

《老子》:“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

赵岐注:“有仁认之道,可以为名。以利为名,有不利之患矣。”

朱熹集注:“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义者,心之制,事之宜。”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君子以为忠。——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尽心于人曰忠,不欺于己曰信。——宋·司马光《四言铭系述》

交不忠兮怨长。——《楚辞·九歌·湘君》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诚臣徇主而弃亲,孝子安家而忘国,各有行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养生》:“行诚孝而见贼,履仁义而得罪,丧身以全家,泯躯而济国,君子不咎也。”

唐太宗 《赐萧瑀》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礼记·礼器》:“君子之於礼也,有所竭情尽慎,致其敬而诚若,有美而文而诚若。”

《香囊记·庆寿》:“一生未悟诚明了,百行须知孝悌先。”

明 陈子龙 《送默公师应试燕都》诗:“朗然冰雪心,十年奉诚愫。”

相关标签: 形容 诗句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