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诗句 > 正文

关于古诗词用句号断句么合集(实用) 引用古诗词加句号吗

2023-05-17 来源:互联网 【 字体:

关于古诗词用句号断句么合集(实用) 引用古诗词加句号吗

关于古诗词用句号断句么合集(实用)

【导读】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古诗词用句号断句么合集(实用)相关诗句范文,欢迎阅读分享!

1.古诗中怎么算一句

句号算一句话。用句号分隔。

逗号把句子切分为意群,表示小于分号大于顿号的停顿。逗号在汉语及大多数外语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标点符号,朝鲜语使用句号多于逗号属于特殊情况。逗号的用途最广泛,用法最灵活,因此也最难掌握。

扩展资料:

汉语用法

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例如: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5、用来分开句内各词语或表示语气的停顿。

提示:“,”不可放在一行之首或开头。

6、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呀”“啦”等语气助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例如:八月的大街上摆满了水果,像甜瓜啊,西瓜啊,苹果啊,葡萄啊。

7、并列成分做谓语时,如果并列成分是主谓结构,那么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

例如:她衣服新潮夺目,头发齐耳根长,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讲起话来大声大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逗号

2.在古诗中,到底是以逗号为一句,还是以句号为一句呢

对于古诗,古人常讲“断句读之法”,今人也讲。

但是,在古诗里,却给人很大一个疑问,那就是:在古诗中,究竟逗号之后算是一句呢?还是句号之后才算一句?其实,这个答案很明确,古诗与今天的白话文使用标点符号的含义不同,逗号,往往表示了古诗的一句话,而不是句号。古诗的第一句话在第一个句号处?大错!▲ 古诗很雅调,可我就是弄不懂古人的断句情怀!为什么这么讲呢?我们先看个故事:在一次考试中,老师出了这么一道题让学生答,题目为:“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首五绝第二句描绘的画面。”

该五言绝句内容如下:▲ 见句号是一句话,这道题应该很简单吧!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木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最后的结果,很多同学将“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句作为该诗的第二句进行了描绘。

然而,最后答案出来,却都是错的。因为最终答案,是将“春风花木香”这句作为该诗的第二句进行描述的。

对这个结果,很多同学都不明白:不都句号后面才算是一句话吗?怎么第一个句号前的“春风花木香”给成第二句了呢?难道标准答案是错的?客观来讲,第一句号之前算作第一句话没错。但是,这是根据现代白话文来规定的语法标准。

但是在古诗文中,有古诗文的断句规则,它往往和白话文对标点使用的含义有着不少区别。如果,我们不明就里,依然拿白话文对标点的使用规则来看待古诗,那可就真是特错大错了。

无“韵”不成诗:古诗句号在韵字后,真实用法表示一组韵律的完成!今天,我们不妨用通俗的道理来告诉大家:古诗原本是没有标点符号的,中国真正使用标点符号的时间并不长。那今人为何要给古诗加入标点符号?而且,还使用了逗号和句号。

并且这种使用方法,几乎是第一个停顿处用逗号,第二个停顿处用句号,第三个停顿处用逗号,第四个停顿处用句号,如果,后面古诗篇幅还继续拉长的话,基本也是这么一个逻辑性的循环往复?实际,当我们仔细观察古诗,并了解古诗写作的关键,就不难理解这种现象。存在于古诗中这个所谓的“关键”究竟是什么呢?答“韵”。

古诗最讲究的是“韵律”,要求写诗要“押韵”,无“韵”不成诗。▲ 古人的高雅玩法:无“韵”不成诗 以唐代杜甫所写这首五言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木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为例,这首古诗压的韵,韵母为“ang”,分别体现在“香”和“鸯”的拼音韵母上。

因此,古人在对古诗断句,在标点的使用上,为了区分古诗这种“韵律”表达的节奏,特意将“逗号”作为古诗第一句的停顿,将“句号”用来表示该诗一组“韵”的完成。于是,古诗中的句号,多用在带“韵”的字之后。

▲ 句号前面的字原来基本都带“韵”!古诗断句,“以逗号为一句”并不奇怪!当我们弄清了句号在古诗中使用的真实用法,那么就很容易理解,“古诗中是以逗号为一句”,而不是“以句号为一句”说法的大惑不解了。当然,也有不少人说,古诗中的句号使用,是代表了一联。

虽然,这种说法没有太大的错误,在此可以不加以评判,但至少在不少人看来,古诗毕竟不是写对联,这种解释感觉有点牵强。但是,如果我们以韵字、韵律、押韵,这样来讲句号在古诗中的使用规则,想必,这样应该大家相对更好理解一些吧。

▲ 这么看待“逗号”与“句号”在古诗中的用法基本就对了!结语:▲ 现在读古诗遇到“逗号”和“句号”大惑全解了!总之一句话,大家只需要记住,在古诗中,一个逗号就代表一句,而不是句号。句号使用往往在韵字之后。

这首诗压何韵,去句号所在之处前面那个字找,基本就对了。

3.古诗文如何断句啊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

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在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

标点的使用要合乎规范,和现代汉语标点的用法相同。加强诵读,增强语感,对断句标点有很大的帮助。

除此之外,断句大致还可以遵循如下几条规律: (1)、找名词(代词),定句读。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2)、看虚词,定句读。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

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标志。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如:夫、盖、凡、窃、清、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欤、焉、哉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干、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根据这一特点,找出虚词就有助于句读。

(3)、找顶真,定句读。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

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例如:“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

(王充《订鬼》)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也可以确定句读。 (4)、据排偶,定句读。

一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语言上的一大特点。

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5)、依总分,定句读。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据此也可以进行断句。 (6)、对话、引文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7)、察反复,定句读。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多次反复,这也为断句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古诗词用句号断句么

相关标签: 古诗词 句号 断句 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