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形容声名远播的古诗句合集(精选) 形容声名远播的诗句
2023-09-27 来源:互联网 【 字体:大 中 小 】

关于形容声名远播的古诗句合集(精选)
【导读】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形容声名远播的古诗句合集(精选)相关诗句范文,欢迎阅读分享!
1.虞世南的《蝉》中借蝉抒怀表明自己不需要借助外力就能声名远播的句1.原诗:《蝉》,(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2.分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像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3.结论: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2.描写名声大川,的诗句有哪些1.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 2.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 3.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4.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5.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中览古》 6.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 7. 最无奈的诗句:大道入青天,我独不得出。
8. 最细腻的景物描写: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9.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菩萨蛮》 10.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11.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油天姥吟留别》 12.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 13.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登金陵凤凰台》 14.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15.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清平调词》 16.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梦游天姥吟留别》 17.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蜀道难》 18.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 19.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20.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江上吟》 21.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独坐敬亭山》 22.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离乱后天恩流夜郎亿旧书怀》 23.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忆秦娥》 24.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月下独酌》 25.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登金陵凤凰台》 26.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7.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8.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 29. 最脍炙人口的忧愁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30.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吴歌》 31.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32. 最自信的诗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3.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 34.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 35.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 36.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3.形容声名在外,传播的很远的成语有哪些名扬四海、举世闻名、闻名遐迩、名满天下、如雷贯耳
一、名扬四海
解释:名声传扬到天下,形容名声很大。
出处:元·关汉卿《五侯宴》第四折:“雄赳赳名扬四海,喜孜孜笑满腮。”
译文:气势雄伟传扬到天下,喜悦高兴笑容满面。
二、举世闻名
解释: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举世:全世界。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王逸少风流才士,萧散名人。举世但知其书,翻以能自蔽也。”
译文:王羲之是位风流才子,潇洒散淡的名人,所有的人都只知道他的书法,而其他方面特长反而
都被掩盖了。
三、闻名遐迩
解释: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遐:远;迩:近。
出处:南朝萧子显《南齐书·高帝纪上》:“上流声议,遐迩所闻。
译文:上流的声议,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四、名满天下
解释:天下闻名。形容名声极大。
出处: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管子·白心》:“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也。”
译文:名声极大,如果不是他罢了。
五、如雷贯耳
解释:贯:贯穿,进入。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出处: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一折:“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
译文:久闻先生大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
4.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因孟浩然,李白,杜甫等文人的题咏而声名远播,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作者: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 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 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 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 吹人舞袖回。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两句写得气势磅礴、雄奇伟岸。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仿佛如见其状,如闻其声,似乎洞庭湖之壮阔景象就在眼前 一个“蒸”字给人以云蒸霞蔚、龙腾虎跃、万马奔驰之势; 一个“撼”字,笔力千钧,读者仿佛看到巨澜飞动.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表示作者对岳阳楼仰慕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