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诗句 > 正文

关于形容蓬莱阁雪景的诗句合集(实用) 形容蓬莱阁的诗句

2024-03-09 来源:互联网 【 字体:

关于形容蓬莱阁雪景的诗句合集(实用) 形容蓬莱阁的诗句

关于形容蓬莱阁雪景的诗句合集(实用)

【导读】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形容蓬莱阁雪景的诗句合集(实用)相关诗句范文,欢迎阅读分享!

1.描写蓬莱阁的诗句

蓬莱诗选

蓬莱镇

[宋]骆宾王

旅客春心断,边城夜望高。

野楼疑海气,白鹭似江涛。

结绶疲三入,承冠泣二毛。

将飞怜弱羽,欲济乏轻舡。

赖有阳春曲,穷愁且代劳。

海上书怀 苏轼

郁郁苍梧海上山,蓬菜方丈有无间。

旧闻草木皆仙药,欲弃妻弩守市阔。

雅志未成空自叹,故人相对若为颜。

酒醒却忆儿童事,长恨双凫去莫攀。

登蓬莱阁观谰亭 柳倩

波涌千层逐浪翻,无端独自莫凭栏。

海风拂拂催人老,长岛遥遥落日残。

众屿横陈安水域,峰山纵列属仙班。

蓬莱无限风光好,仙阁回眸更壮观。

无题

王丙乾

碧海万顷层层浪,丹崖雄俊步步高。

蓬莱琼阁风光美,神州处处好河山。

无题

张平化

蓬莱胜景誉人间,美景奇闻任畅谈。

海市蜃楼皆幻影,勤耕巧织即神仙。

无题

吴建贤

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各萦回。

轻舟汛月随云转,疑是山阴雪后来。

题蓬莱阁

欧阳中石

高阁建础立丹崖,半在尘寰半入霞。

天后常邀云外客,神凡同泛仙搓。

蓬莱阁联想

王德海

十亿元元赛神仙,丹崖连水水连天;

取经域外兴华夏,引进云梯揽月旋。

到得蓬莱期海市,精神物欲欲两全;

云云龙 悠悠梦,天外当知别有天。

望 海

[宋]苏轼

东海如碧环,西北卷登莱。

云光与天色,直到三山回。

我行适仲冬,薄雪收浮埃。

黄昏风絮定,半夜扶桑开。

叁差太华顶,出没云涛堆。

安期与羡门,乘风安在哉?

茂陵秋风客,劝尔麾一杯。

帝乡不可期,楚些招归来。

海市诗

〔宋〕苏轼

予闻登州海市旧矣,父老云:“常见于春夏,今岁矣,”

予到官五日而去,以不见为恨,祷于海神广德王之焉,乃作此诗。

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

欲构孤亭撑绝顶,烟霞深处可能攀。

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阈藏珠宫。

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

岁寒水冷天地闭,为我起蛰鞭鱼龙。

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

人间所得容力取,世外无物谁为雄。

率然有请不我拒,信我人厄非天穷。

潮阳太守南迁归,喜见石廪堆祝融。

自言正直动山鬼,岂知造物哀龙钟。

信眉一笑岂易得,神之报汝亦已丰。

斜阳万里孤鸟没,但见碧海磨青铜。

新诗绔语亦安用,相与变灭随东风。

韬深处

[明]戚继光

小筑渐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鏖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义,但愿海波平。

凯歌

[明]戚继光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

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

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无题

[明]戚继光

南北驰驱报主情,江花边月照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放舟蓬莱阁下 [明]戚继光

三十年来续旧游,山川无语自悠悠。

无题

臧克家

秦皇汉武,尘寰欲壑未满,缥缈觅三山。

神仙梦幻,空余史迹斑斑。海市蜃楼,现实活鲜,今朝胜往昔两千年。

中外游侣,登上蓬莱高阁,顿眼阔心宽。

新开港口,看吞吐万国船。天青水蓝,人间换了,向遗 踪寻诗趣盎然。

2.描写蓬莱阁冬天的语句

描写蓬莱阁的句子 站在海滩眺望远处的蓬莱阁,依山傍海,踞山崖之上,楼亭殿阁掩映在绿树丛中,恍如神话中的仙宫。

沿着青石板路,走向蓬莱阁,走向神仙福地,心中充满着新奇和欣喜。前方有一座大牌坊,上书人间蓬莱四个大字,迈入牌坊门,既入仙境。

拾级而上,既到达丹崖仙境。传说汉武帝多次驾临突入渤海的丹崖山,寻求"蓬莱仙境",后人就把这座丹崖山唤作蓬莱。

蓬莱阁建于丹崖山顶,穿过几重院落,既来到主阁,这是一座双层木结构建筑,丹窗朱户,飞檐列瓦、雕梁画栋,古朴壮观。阁内有八仙蜡像,是八仙醉酒的场面,神仙们各俱神采。

登上主阁,顿觉神清气爽,凭栏眺望,超凡出世之感油然而生。远处海天一色,轻纱般的云雾缠绕阁下,亭楼殿阁错落有致,建筑凌空。

站在阁上,海风徐徐,风光旖旎,山光水色尽收眼底。使人有飘飘欲仙之感,不枉为仙境。

导游说,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这里不仅一年四季景色有异,就连一日之间也变幻无穷。我想起前几年电视新闻播放的"海市蜃楼"就是出自蓬莱。

电视播放"海市蜃楼"持续两小时之久,蔚为壮观,令人心醉神迷。导游介绍,每年夏秋之交,空晴海静之日,时有"海市蜃楼"出现。

这虚幻的琼楼玉宇,给古老的蓬莱仙境增添了神奇的色彩,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络绎不绝,都想亲眼观赏到"海市蜃楼",以饱眼福。 下了蓬莱阁,院落墙上"碧海丹心"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吸引了我们,原来这是爱国将领冯玉祥的手书。

墙上郁郁葱笼的藤蔓,映着四个鲜红的大字,令游人驻足留影。听导游说,蓬莱是个名人辈出的地方,有民族英雄戚继光,还有晚清名医张伯龙、近代有著名作家杨朔、还有一代枭雄吴佩孚等。

这是个人杰地灵,才俊辈出的地方。 我们沿着宽敞的城墙来到蓬莱水城,在古代这是个海军基地,依山势构筑,引海水入内,以停泊船舰,操练水师。

我看见这里依然有船只,但都是游艇之类。再往北行,既是古炮台,几门大炮,昂首向天,面朝大海,仿佛向世人展示着神威。

这里还有明代水城遗址,宽敞的城墙能跑车。游人在城墙上,向大海欢呼,我看见有一群年轻人,背依蓬莱阁聚在一起拍照,这是拍摄的最佳角度,我被他们感染,情不自禁的把他们纳入镜头里。

蓬莱人文景观丰富,蓬莱阁属道教名胜,阁上名人匾额楹联众多。"蓬莱阁"巨匾是清代大书法家铁保书手书。

导游说,蓬莱的魅力不仅在于它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苍茫豪放的山海风光,而在于它有着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秦始皇东巡求药,汉武帝御驾访仙,成为东方神话的策源地。

据史籍记载,蓬莱城北海面常出现海市,散而成气,聚而成形,虚无缥缈,变幻莫测。那些好事的方士便以海市的虚幻神奇,演绎出海上三神山的传说,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一个令世人向往的神仙世界,更为蓬莱平添了几分神采。

后来八仙过海的故事也加盟到这里,就更加生动迷人了,被称为"人间仙境"也就名副其实了。 喜欢登临风格各异的亭台楼阁。

特别是并称为四大名楼的蓬莱阁与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如果说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因诗闻名的话,那么蓬莱阁则因海市蜃楼这个人间仙景而声誉鹊起、闻名遐迩。

曾经先后两次慕名来过蓬莱阁,一次在夏天,一次在冬季。虽然是两个季节,但来到这里的游客却是天壤之别。

夏天的蓬莱阁趋之若骛;冬季的蓬莱阁则游客寥寥。"神奇壮观蓬莱阁,气势雄峻丹崖山"、"丹崖琼阁步履逍遥,碧海仙槎心神飞越",将我带进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

往前走,便看到一个雄伟的牌楼,额题"丹崖仙境"鎏金大字,为**所写。龙王宫前殿内塑定海神、靖海神,怒目而视,显得有几分威风,正殿有神龛,塑有东海龙王敖广金身坐像,两侧有八位站官,后殿是龙王寝宫,有一副对联很有意思:"赠大圣定海神珍千年魔尽,还八仙渡海宝物万里波平",额为"福庇海邦",殿同样塑有神龛,以及其他坐像。

子孙殿内也人山人海,可能是求子的人多吧,殿内塑有眼光娘娘和疹子娘娘坐像,我也看到有麒麟送子、天王送子塑像,朋友说,你未有儿子,拜一拜好求个儿子回去,我说也好,于是拜了拜,也没有烧香,虔诚不一定要烧香啊。 "日出扶桑"为"蓬莱十大景"之一,景致壮丽磅礴,别具一格,历朝历代题咏颇多。

苏轼述登州所见有"宾出日于丽谯,山川炳焕"的名句。清代诗人施闰章对此更有极细致的描写:"日初出时,一线横袤,如有方幅棱角,色深赤,如丹砂。

已而,焰如火,外有绛帷浮动,不可方物。久之,赤轮涌出,阴象乃圆,光彩散越。

不弹指而离海数尺,其大如镜,其色如月矣。"前人诗云:"海云沆漭覆虞渊,竣乌宵腾羲驭还。

何必烛龙衔始出,沧波原是接长天。"只可惜此楼游人进不去。

在那里,我想起刚看到的一千多年的唐槐,中间都空了,但依然枝叶繁茂,真是奇迹啊。 远远望去,蓬莱阁屹立于丹崖山上,巍峨挺拔,蓬莱阁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修建于宋嘉佑六年。

走进园区,首先来到了蓬莱"水城",它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经明、清二代增筑修葺,成为一个水师基地。城为土、石、砖混合结构,城墙高7米,宽8米,周长2200米,城内是一。

3.关于“蓬莱阁”的诗句有什么

关于蓬莱阁的诗句有 《登州蓬莱阁观东海》赵鹤 蓬莱阁下晚凉开,倦客乘凉坐未回。

不住鸟声冲雨过,有时龙起带潮来。《次韵公辟会蓬莱阁》秦观 林声摵摵动秋风,共蹑丹梯上卧龙。

路隔西陵三两水,门临南镇一千峰。《答王越州蓬莱阁》张伯玉书报蓬莱高阁成,越山增翠越波明。

云收海上天地静,人在月中金翠横。《和孔司封题蓬莱阁》赵諴 龙卧山形滴翠微,翚飞阁势抅空危。

六鳌不是湖中蛰,一岛疑从海上移。《浙东参政寄示会稽蓬莱阁诗轴,次韵寄题》范成大 仙翁来佩玉符麟,绿发无霜照碧筠。

永夜阑干千嶂月,清风挥尘七州春。《再登蓬莱阁》释绍嵩 不到蓬莱又几时,且搘筇杖看云移。

等闲遇事成歌咏,人道新诗胜旧诗。《蓬莱阁》喻良能 绝知蓬岛异尘寰,弱水相望万里间。

争似卧龙云际阁,不劳跨海即鳌山。《汉宫春 会稽蓬莱阁观雨》辛弃疾 秦望山头,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

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忆旧游 登蓬莱阁》张炎 问蓬莱何处,风月依然,万里江清。

休说神仙事。

4.描写“蓬莱阁”的好诗好句有哪些

描写“蓬莱阁”的好诗好句有:

1、唯当蓬莱阁,灵凤复来仪。——张贾《和太原山亭怀古诗》

2、玉树莹风神。同时棠棣萼,一家春。十年身是凤池人。蓬莱阁,黄阁主,迟谈宾。——张先《感皇恩(徐铎状元·般涉调)》

3、首夏别京辅,杪秋滞三河。沉沉蓬莱阁,日夕乡思多。 ——魏徵《暮秋言怀》

4、暂阻蓬莱阁,终为江海人。挥金应物理,拖玉岂吾身。 ——杜甫《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

5、步深幽。正云黄天淡,雪意未全休。鉴曲寒沙,茂林烟草,俯仰千古悠悠。岁华晚、飘零渐远,谁念我、同载五湖舟?磴古松斜,崖阴苔老,一片清愁。——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6、问蓬莱何处,风月依然,万里江清。休说神仙事,便神仙纵有,即是闲人。笑我几番醒醉,石磴扫松阴。任狂客难招,采芳难赠,且自微吟。——张炎《忆旧游·登蓬莱阁》

7、秦望山头,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长空万里,被西风、变灭须臾。回首听,月明天籁,人间万窍号呼。 ——辛弃疾《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

8、螺屏暖翠。正雾卷暮色,星河浮霁。路幕递香,街马冲尘东风细。梅槎凌海横鳌背。倩稳载、蓬莱云气。宝阶斜转,冰娥素影,夜清如水。 ——吴文英《绛都春·题蓬莱阁灯屏》

9、清梦重游天上,古香吹下云头。箫声三十六宫愁。高处花惊风骤。 客路羁情不断,阑干晚色先收。千山浓绿未成秋。谁见月中人瘦。——吴文英《西江月(登蓬莱阁看桂)》

10、一顾倾吴。_萝人不见,烟杳重湖。当时事如对弈,此亦天乎。大夫仙去,笑人间、千古须臾。有倦客、扁舟夜泛,犹疑水鸟相呼。 ——姜夔《汉宫春(次韵稼轩蓬莱阁)》

11、旅客春心断,边城夜望高.野楼疑海气,白鹭似江涛.结绶疲三入,承冠泣二毛.将飞怜弱羽,欲济乏轻舡.赖有阳春曲,穷愁且代劳.——骆宾王《蓬莱镇》

12、郁郁苍梧海上山,蓬菜方丈有无间.旧闻草木皆仙药,欲弃妻弩守市阔.雅志未成空自叹,故人相对若为颜.酒醒却忆儿童事,长恨双凫去莫攀.——苏轼《海上书怀》

13、波涌千层逐浪翻,无端独自莫凭栏.海风拂拂催人老,长岛遥遥落日残.众屿横陈安水域,峰山纵列属仙班.蓬莱无限风光好,仙阁回眸更壮观.——柳倩《登蓬莱阁观谰亭》

14、碧海万顷层层浪,丹崖雄俊步步高.蓬莱琼阁风光美,神州处处好河山.——王丙乾 《无题》

15、蓬莱胜景誉人间,美景奇闻任畅谈.海市蜃楼皆幻影,勤耕巧织即神仙.——张平化《无题》

5.形容长城雪景的诗句

形容长城雪景的诗句:

**《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唯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6.形容雪景的诗句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此诗前两句描写雪景,运用比喻传神地描绘了雪沾青枝、使青枝变白的状态,也暗写了诗人临窗观赏的经过。后两句抒情,以希冀大雪覆盖“人间恶路歧”来表达诗人铲平人间罪恶的心愿。这里,上文的描写雪景为下文的抒发情感作了铺垫,而下文的抒情则使上文的写景有了着落,可以说,情由景起,景为情染。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还有唐代诗人王维的《雪中忆李揖》、孟浩然的《赴京途中逢雪》等。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春雪】 刘方平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君看似花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雪:1.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2.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7.形容雪景的诗句

描写雪景的诗句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风其凉.雨雪其雱 雨雪:下雪.雨:下.落.雱:大雪纷飞的样子. <诗经·邶风·北风>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 喈:风疾的样子.霏:霏霏.(雨雪)纷飞的样子. <诗经·邶风·北风>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 <诗经·小雅·角弓>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回风:回旋的风. 唐·杜甫<对雪>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无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风声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骈<对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吟:歌吟. 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玉龙:形容飞雪.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玉:喻白雪. 元·黄庚<雪>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清·洪升<雪望> 回答者:Milk乖孩子 - 试用期 一级 1-29 18:4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8.形容长城雪景的诗句

形容长城雪景的诗句:**《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唯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9.描写蓬莱阁雨中的句子

雨中蓬莱阁

从长岛回来虽有些疲惫,但心境似乎还停留在九丈崖的海天峭岩之间。换了地方睡的不沉,只觉得耳边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了多半夜。懵懂醒来,透过窗帘缝儿向外瞄去天还是阴沉沉的,扼腕看表已是清晨五点多,索性起身到宾馆的庭院里散步。一棵硕大的塔松层次舒展秀着美极的外形,针叶被夜雨冲洗的黑绿泛亮,一阵风徐来,刷拉拉又抖落了一地雨。

离海太近了,空气中充盈弥漫着海腥味,潮润间裹着淡淡的凉意。墙角几簇竹,亭榭翘飞檐,一溜花卉红,几片芳草绿,洁净淡雅的环境让人觉得惬意。

离开园的时间近了,好在宾馆离蓬莱阁景区不远,步行也就十来分钟。大街上车辆蜗行人群熙攘,待挨近景区地界,喧嚣一下子撇在了身后。紧贴海边,一幅巨型略粉微红底色的八仙雕塑映入眼帘。只见八仙神态各异微醉带醒,背后无垠的大海做衬托,蒙蒙海天亦虚亦幻天就的飘飘欲仙。景区被高耸的古城墙围挡,垛口匀称,城楼巍峨,门洞肃穆,进了门洞内可就是古登州的所在地了。

进门不远是一座名气可大的石拱桥,曰登仙桥。‘人到蓬莱既神仙’由此开始。桥为东西向。以桥划界,分别称南小海和北小海。不可小瞧这片小海域,想当年戚继光在这里训练过水军。如今水中泊着不少摩托艇,水域和大海相连,是乘船从海上观览蓬莱阁秀美身姿的锚地。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蓬莱阁就建在海拔只有七十多米高的丹崖山上。近瞧不如远观,站在石拱桥上看蓬莱阁别有一份韵味。说是一幅画分明树影动,恍惚再静观还是画一幅。这个角度看飞檐,那个方位瞅玲珑,瞥一眼心旷神怡,定睛看遥拜仙境。不知不觉雨来了。似下非下雾蒙蒙,时有时无潮兮兮,去过江南曾感受烟雨,怎来到神仙府邸巧遇了这番天作,凭添虚幻心到神知。

踩着湿漉漉的地面漫游仙境,曲径通幽林木茂密,花草暗香阶台平缓。建筑都隐在绿茵从中,搞的人方向感极差,越是急切地想见到蓬莱阁,越是找不着。可算见到蓬莱阁的牌匾了。牌匾蓝字黑底,蓬莱阁三个字遒劲有力。蓬莱阁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雄伟高大,似乎应了那句话,‘看景不如听景’。阁楼两层木质结构,院落不大布局紧凑,趁着游人少,急匆匆登上二楼一睹八仙风采。

塑像是彩色的,传说这是八仙的醉态图。相传当年八仙在蓬莱阁上聚会饮酒,越喝越高兴不知不觉的就喝醉了。铁拐李提议乘兴到海上一游不得乘舟。正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铁拐李用的是宝葫芦,汉钟离用的是芭蕉扇,吕洞宾用的是宝剑,荷仙姑用的是荷花,兰采合用的是花篮,韩湘子用的是洞萧,曹国舅用的是手中的云板,张果老和他的神驴用的是渔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蓬莱小城不大却与八位神仙有缘,他们渡海作甚就不得而知了。

蓬莱阁的标志性建筑是普照楼,在山下、海上进入视线的就是这座建筑。普照楼为三层砖木结构,楼身六棱,楼顶斗拱,内设扶梯盘旋而上,顶层为木结构六柱支撑,形状似亭子,以绝美的身姿立于东北角的绝壁上。

旋下蓬莱阁,心绪还想着八仙,这时的雨大了起来,打在树叶上啪啪作响,檐头流成了细细的水线落地有声。雨水传天音,想来八仙还在雨中畅饮,还在商讨着过海的办法。

继续漫步,回味品咂,仙风道骨,碧海丹崖。信步龙王宫,造访吕祖殿,瞻仰天后宫,拜谒弥陀寺。层院回廊小雨涔涔,历代名人留笔墨丹青,诗仙大家品佛道并存。 蓬莱的魅力不仅在于它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苍茫的山海风光,而且在于它有着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

小雨还在下着,雨中的蓬莱阁又罩上了神秘的面纱。回首望,脚步依依,望天空,蒙蒙细雨。

相关标签: 形容 诗句 实用